增速回升、增长加快 一季度金融指标显现积极信号
今天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3月金融数据。
数据显示: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月加快,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7.0%,增速基本稳定,金融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稳固的支持力度。
总体来看,一季度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
多因素推动3月贷款增速回升
业内专家分析,在金融体系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企业、居民等资金需求端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共同推动3月贷款增速回升。
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是3月贷款的重要支撑因素。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程度都有提升,其中制造业PMI达50.5%,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同时,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加速落地,百亿级以上的大项目增多。市场人士认为,这些积极因素反映到信贷市场,体现为有效融资需求的回暖。
与此同时,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主要与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迎来“小阳春”有关。市场机构数据显示,3月不少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活跃度都明显提升,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整体同比增长20%以上,成交回暖带动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增多。
此外,消费贷款增势向好也对近期贷款增长有支撑作用。金融系统积极助力提振消费,银行在保证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加大了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并通过丰富金融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等,更好满足了居民消费信贷需求。
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加快
数据显示,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头通常是贷款和政府债券,今年3月除了贷款外,政府债券增长较快,也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3月政府债券新增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
近期,财政部还公布将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专家表示,为国有大行补资本,能够增厚银行安全垫,更好满足国际监管要求,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预计未来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各项货币政策举措继续落地
专家表示,近期信贷需求回升主要与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预期趋稳有关。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影响加大,我国宏观政策有足够空间和余力。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多方施策,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力度和节奏,加强逆周期调节,继续有效落地各项货币政策举措,持续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责编:兰宇琪
印奕帆
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