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速发财讯!

三重壕真的“壕” 我国考古发现5000年前基建狂魔

文化娱乐 2025-04-23 baixun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4月24日揭晓,将从20个考古参评项目中评选。无论哪个项目获此殊荣,这些考古新发现,都反映出我国考古事业基本面,都将为探寻何以中国给出时代答案。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是参加最终评选的20个项目之一,这里首次发现了史前时期三重接近方形布局的大型“围壕”,并且首次得以确认寺洼遗址是目前已知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级别最高的马家窑文化中心性聚落。这些新发现,有望解答黄河上游地带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发展等重大学术问题。

  首次发现史前时期三重大型围壕

  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至4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一带,范围涉及今天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四川等省区。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山村的寺洼遗址,就拥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2018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这里开展了7次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郭志委:不仅是马家窑文化第一次发现,就是放到整个史前时期,也是我们第一次见到这种呈直角拐弯的三重壕,彰显了这个遗址的高等级、有规划。

  确认马家窑文化高等级、中心性聚落,最关键的证据,就是图中黄、绿、蓝三色所代表的三重围壕。三重围壕平行分布、直角转弯,形制布局相当规整。每条围壕口部宽约9至11米。整体看,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50米,与断崖、山沟共同围成一处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空间。

  郭志委:5000年前的一项大型工程,能组织做这样一项工程,这个社会一定发展到相当程度才能做的一件事。

  而在三重围壕之外,考古队还发现了疑似“道路”、大面积“人工堆土”和其他遗存。以此来看,聚落的总面积将近百万平方米;而在不远处,还分布有数十处时期相同、规模不一的遗址。它们共同构成一处马家窑文化聚落群,而寺洼遗址属于引领者,是一处中心性聚落。

  郭志委: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包括黄河下游,文明探源的很多工作是很充分的。但是黄河上游,我们目前只知道一些大概的时空框架。这项工作填补了黄河上游文明探源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空白或关键空白。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上一篇: 何以中国丨不来一趟,意“南”平

下一篇: 没有了

Copyright © 2099 速发财讯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36119号-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