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才能挂号,合理要求还是过度采集?
近日,北京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某家医院的小程序挂号时,不仅需要先填写就诊人信息,还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但另换一家医院后,只需填写就诊人信息就能预约挂号。
刘先生还发现,有的医院小程序可添加多个就诊人,而添加这些就诊人信息时也无需人脸识别验证。同样是线上挂号,为何有的需要人脸识别,有的不需要?线上挂号前进行人脸识别是否有必要?
在刘先生看来,线上挂号要求人脸识别,能在一种程度上防止“黄牛”倒号,就诊时人号对应,避免出现“一号难求”的情况。“但是人脸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有的医院需要有的不需要,不禁让人疑惑一些医院是否随意和过度索要个人信息。”刘先生说。
北京中医院大学教授、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霍增辉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线上挂号没必要设定人脸识别的环节。“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信息的一种,属于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患者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
霍增辉认为,在采集了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必要信息的情况下,足以识别患者身份。增设人脸识别,一方面使得采集环节更为复杂,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信息维护成本。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门诊部办公室主任李刚认为,人脸识别涉及患者个人隐私,医院没有权力掌握这些信息。同时,人脸识别对挂号系统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也更多。
记者随机体验几家医院的线上挂号小程序发现,不同医院所需要填写的注册信息内容也不尽相同。除了需要患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之外,个别医院还要求患者必须填写学历、职业、婚姻状况、详细家庭住址等较为隐私的信息。
对此,李刚认为,一些医院挂号时需要患者较为隐私的信息,可能不只为挂号这个环节服务。患者在医院看病需要建档,这些信息的采集能为之后患者住院提供方便,实现患者信息由门诊到住院的畅通。
“医院对患者信息的采集应以满足诊疗必须为准,不必扩大采集范围。”霍增辉表示,医院线上挂号系统的设置应简便、易操作,方便患者就诊。同时,医院应当增加信息技术部门的人员配备、进一步提升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做好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提升患者就诊体验的同时保护好患者的信息安全。
为防治“黄牛”倒号卖号,霍增辉建议,可以在网上挂号系统中设置已经挂过的号不允许转让,例如,不允许由A患者转为B患者,净化就医环境。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阅读
- 发布时间:2024-02-11 èå·é«åè´¨ä¸ç«å¼å®å¶ä¼ åªæå¡åâââé°å°ä¼ åª ä¼ åªå·¨å ï¼æ´»å¨å®£ä¼ å稿ã软æåå¸ãç½ç»æ¨å¹¿ï¼å©åé°å°ä¼ åªå´èµ·ï¼ä¼ åªå·¨å ï
- 以军称预计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将持续至2025年
- 俄乌冲突延宕两年,2024能否迎来转折?
- 钟声|中美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
- 日产逍客·荣誉官图正式发布将于10月中旬上市
- 预制菜软文推广,让网络媒体传播起风潮!
- 法国总理巴尼耶警告:法国面临严重的预算危机
- 从体育习俗到消费新样态 原来你还是这样“运动”的端午
- 苏丹西部城市遭武装分子袭击 致20人伤亡
- 台湾花莲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145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