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没》:打捞被湮没的记忆
作者:汪 荣
战争,不仅意味着血与泪的历史,还包含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近期,一部现象级电影的上映再度触发了公众对于战争问题的思考,那就是方励导演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该电影通过详尽的历史调查,揭露了浙江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底的“里斯本丸”的沉船真相,从而打捞出了失落在海洋深处的二战历史,以及历史的真相与微光。
方励采访里斯本丸号幸存者威廉・贝宁菲尔德。
里斯本丸号照片。
海洋深处的历史记忆
1942年10月,在浙江的东极岛附近海域,一艘名叫“里斯本丸”的日本货轮正载着1816名英国战俘驶过。随后,由于被误判为战船,里斯本丸被美国潜艇的鱼雷击中。在船从被击中到沉没的25个小时里,日军将所有英军战俘封锁在船舱底,并用木条和帆布钉死舱门。英军战俘奋勇自救,破舱逃生。危难之际,浙江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划着舢板在水中捞起了384个奄奄一息的英国战俘,并给他们提供食物、衣物和庇护所。尽管如此,仍有828位战俘或被淹死,或被日军射杀,或被困在船中未能逃生。
“里斯本丸”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局部区域的故事,却涉及英、美、中、日等多个国家,包含了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因此是一个有着世界视野的战争事件。这正是《里斯本丸沉没》被称为东方版《敦刻尔克》的原因。
战争是一种人类社会的“例外状态”,会暴露人类最丑陋和最残酷的一面。与此同时,在这种极限状态下,人性中的善意会变得尤为珍贵。“里斯本丸”事件本身充满了故事性和戏剧张力,也蕴含着各国同仇敌忾进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追求世界和平的深层含义,因此是一个优秀的电影题材。
在《里斯本丸沉没》的拍摄过程中,电影的主创跨越山海之隔,不仅采访了当年里斯本丸上被救出的幸存者,还采访了作为亲历者的舟山渔民,用立体的视角还原了八十多年前的历史场景。同时,该片反映了纪录片拍摄中对真实性的追求,通过爬梳文献材料、采访亲历者和动画设计等方式,考证了“里斯本丸”事件的真相,打捞出了湮没在海洋深处的历史记忆。
记录影像的情感力量
与带有虚构属性的故事片不同,纪录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客观和真实。但是,客观和真实并不意味着纪录片就没有戏剧张力或者情感内核。恰恰相反,纪录片正是在那些引而不发的地方最能体现情感的力量。当真实的历史已经有足够的叙事潜能,就不需要过多的虚构手段介入了,只需完整揭露真相就足以震撼人心。
在《里斯本丸沉没》里,整部电影最高光的时刻是舟山渔民所采取的救援行动,这也是电影的高潮部分。这些普通的中国渔民冒着海上的风险,救出了数百名的战俘,拯救了他们的生命。现代战争是无比残酷的,但是在这个无情的世界中,渔民救助的善举却令人倍加感动,因为它代表了永恒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人性的光亮,不会因为种族或国籍就有所阻隔,它驱散了战争的阴霾,也成为了一种巨大的救赎力量。
在该片中,另一处让人感动的地方是结尾。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已然暮年的战俘子女们在沉船上方的海面向他们的父亲告别。在战争中,年轻的生命无声地沉没在异国的海洋深处。大海是喑哑沉默的,它吸纳和包容一切,记忆也被大海所吞噬和消化。此时此刻,唯有凭吊的思绪不断萦绕其间,把观众的情感牵引到更遥远的时间和更深处的思索中去。
从前述的片段可以看出,《里斯本丸沉没》的情感是内敛而饱满的,它虽潜藏在采访者的讲述和真实历史的再现中,却有着充沛的能量,不断渲染着叙事的氛围,带动观众走进那段尘封的记忆中,去触摸和感受历史的温度。
银幕背后的电影精神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内容无疑是精彩的,而这部电影幕后的故事也十分让人感动。这个幕后故事的核心人物就是该片的导演兼制片人方励。
关于方励这个名字,观众其实并不陌生。上一次与方励有关的新闻,还是作为制片人的他为了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能够上映,在直播中用下跪的方式恳请各大院线增加排片。而此次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则是他耗时8年才得以制作完成的,可谓是他的心血之作。
“如果不拍,我就是历史罪人。”方励在采访中说。他之所以对“里斯本丸”的故事念兹在兹,是因为受到了历史使命感的驱使。2014年,他和作家韩寒在东极岛拍摄电影《后会无期》,在从普陀乘船去东极岛的甲板上,一位船老大告诉了他这个里斯本丸沉船的故事,触发了他对这艘沉船和那条船上年轻战俘的好奇。正是被这个故事所吸引,他才决心用影像的方式,让沉默的战争记忆重新浮出历史地表。
但是,方励的这个决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冒险。相对于其他更具娱乐性的故事,“里斯本丸”的故事显得过于沉重了,缺乏商业前景。同时,拍摄电影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方励不得不变卖三套房产,欠债3000万,在外租房居住。因此,现在观众在影院里看到的电影成片着实来之不易。从《百鸟朝凤》到《里斯本丸沉没》,我们可以看到影片背后方励的“电影精神”。在方励的身上,燃烧着电影人对于电影的爱,他用超强的行动力体现了他对电影的执着与热忱。
目前,《里斯本丸沉没》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3分,高评分意味着高口碑,这也证明了这部电影的艺术品质和思想深度。(汪荣)